【開箱】外觀獨特的高效能次旗艦手機—realme GT 大師版

   自從智慧型手機問世以後,憑藉極佳的攜帶性與多樣化運用方式,迅速攻占了每個人的包包或口袋一角,而且隨著處理器晶片等各項規格越來越強大,包括遊戲、觀影、拍照等附加功能更是蓬勃發展,時至今日,已然成為商務與娛樂等方面都能輕鬆勝任的強大隨身工具。

  由於筆者絕大部分都使用桌上型電腦處理工作或是玩遊戲等需求,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效能並不怎麼要求,因此換機的頻率非常低。上一支用了四年多的Sharp AQUOS S2在歷經掉進馬桶、指紋辨識故障與不小心摔破螢幕等意外以後,因為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撒手人寰順便帶走二階段認證等資料,所以才趁過季手機特價的時候,撿了一台性價比極高的realme GT Master Edition。


  外盒包裝以黑色為底,除了黃底黑字的LOGO以外,只用白色粗體標註品牌、手機名稱以及5G等特色與規格,是蠻簡約的設計;為了讓整體看起來不那麼單調,黑色底部分也有隱隱約約的條狀紋路,還算蠻有質感的。


  目前大部分新上市手機都朝配件簡化的方向前進,與傳統的包裝內容物相比,realme GT Master Edition少了耳機,但也事先在螢幕上貼了一塊保護貼,並且附上與背蓋相同設計的簡易保護殼。除此之外還有像是變壓器、充電傳輸線與退卡針等相對齊全的配件。

  由於手機已經在實際使用中,因此螢幕上多少有沾染一些指紋跟灰塵,左上角挖孔的設計可以最大化運用整個前方面積,搭配廣色域的 AMOLED 面板,不管是觀看影片或玩遊戲的體驗都相當不錯。


  變壓器本身支援自家的SuperDart超級閃充技術,最高可以提供65W充電功率;為了能確實達到高瓦數的傳輸效果,連接埠也改用頻寬更大的USB Type-C。由於這類快速充電功能通常都屬於品牌獨家的規格,因此如果想要額外購買變壓器的話,建議還是以原廠為主,否則可能沒有辦法達到預期效果。



  配合變壓器內建的連接埠,隨附的傳輸線也採用C to C規格,若想要連接電腦等其他裝置的話,可能需要透過轉接或另購一條線材;不過話說回來,目前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大部分都有內建USB Type-C,因此其實不算很大的問題。


  包裝內附的保護殼會配合手機顏色提供不同樣式,筆者這次選擇的是特殊配色,照官方說法是由日本設計大師深澤直人操刀,以旅行箱為主題的灰色機種,因此保護殼也以灰色為主,並且做出類似旅行箱的條紋形狀;材質部分則是稍硬的塑膠,不像一般空壓殼柔軟,安裝時因為貼合度高,會有一點難塞,要稍微注意邊角跟上下端有沒有卡好。


  實機的背蓋紋路看起來比保護殼還要深刻,而且表面有粗糙的紋路,觸摸起來真的蠻像旅行箱的手感,相較於目前一成不變,不是玻璃就是光滑塑膠的手機背蓋來說,算是相對有特色的類型。

  至於後相機則以主鏡頭、超廣角以及微距三個不同屬性作為搭配,主相機擁有6400萬高畫素,雖然能拍出強調細節的精細畫面,但畢竟受限於感光元件大小與演算法,對高反差場景以及亮度不足的夜拍來說,會有非常明顯的顆粒感,只能透過縮小圖片尺寸來掩飾彌補。


  相比前幾代將品牌名稱放大到整個背蓋或是特別凸顯的設計,這款手機倒是低調不少,只在相機模組右側以鍍銀刻字的方式呈現,而且還附上深澤直人的簽名,保護殼的標註也在相同位置,整體來說還算是蠻低調沉穩的風格。


  包括充電、喇叭等主要的元件都集中在手機底部,除了USB Type-C以外,還有目前越來越少見的3.5mm耳機連接埠,同時支援Hi-res高解析度音樂檔案,實際聆聽Flac無損音樂檔案或是Youtube等串流平台檔案時,感覺上幾乎沒有電路干擾,在沒有調整等化器時可以享有幾乎沒有音染、純淨中性的聲音表現。

  比較可惜的是只有內建一個揚聲器,而非旗艦機種搭載的立體聲雙揚聲器;不過realme早期擁有雙揚聲器的手機,有可能會出現音量不均的狀況,筆者目前也不常使用手機喇叭觀看影片或聽音樂,所以其實影響不大。


  邊框採用亮面的金屬質感烤漆,如果沒有保護殼的話很容易沾染指紋,而且在碰撞後很容易留下痕跡或掉漆,對愛惜手機的人來說需要特別留意;機身右側只有一個電源鍵,沒有將音量鍵也放在同一側,因此也不會有誤按的狀況。


  手機左側除了有分離式的音量鍵以外,還有需要用退卡針才能取出的SIM卡卡盤,支援雙nano SIM卡配置,但沒有辦法外接記憶卡,若平常以拍照錄影為主的話,可以選擇較大的256GB內建容量,並且時常備份,才會比較有餘裕。


  由於在截圖之前筆者已經使用這支手機一段時間,有一些自行下載的App,因此只大概提供相關配置的圖片。首頁部分可以自行選擇資料夾與捷徑的排列格數,往上滑則會有全部App的列表,即使圖示上有品牌自帶的獨特風格,但大致上都跟原生Android的設計差不多,很容易就能上手。


  下拉選單也大致上維持原生Android的風格,以圓形簡易圖示搭配具有同一風格的螢幕亮度條,看起來十分簡約。上方的媒體切換按鍵可以在連接多個播放裝置時,自由選擇想透過哪個揚聲器來撥放聲音,不用特地切斷連線,實際用起來相當便利。


  CPU-Z似乎還沒有辦法辨識778G這顆處理晶片,但還是可以看到擁有8核心、最高時脈2.4GHz的細節;右側為手機中「關於本機」的資訊,標註詳細的硬體資訊;另外這款手機已經更新到基於Android 12的realme UI 3.0,算是很新的版本,以過季的次旗艦機種來說算是蠻幸運的。


  可能是想要節省成本的關係,內建相機App的UI介面跟公版差不多,不過增添了一些realme自家想要強調的特色模式。在一般拍照模式下可以透過上方的HDR與Ai智慧等功能來強化拍照品質,特別獨立出來的夜景模式也可以自行選擇透過AI決定各項參數,或是切換成PRO專業模式自行調整,應該可以滿足各種使用者的需求。


  在「更多」頁籤中有包括專業在內的各種有趣模式,大致上還是可以透過各種智慧功能來拍攝各種題材,不過因為沒有像是SONY那樣的大片幅感光元件,也不像Google、Apple可以靠自家演算法來輔助成像,因此拍出來的照片可能需要縮圖才能有一定銳利度;當然,這是以大片幅數位相機來比較的結果,相較於其他品牌的中階智慧型手機來說,其實realme的成像品質已經算是中上程度,雖不夠驚豔,但日常使用絕對能滿足需求。


  除了專業模式以外,還有一個realme特別強調的街拍模式也能拍攝無損RAW檔。街拍模式的設定以快速抓拍為主,沒有很繁雜的設定,比較特別的是可以透過點擊中央下方的焦段圖示來切換16mm~120mm的焦段,右上方的「A」字圖示在點擊後也會變成M模式,可以自行決定對焦距離,使用得當的話可以拍出很有特色的照片。


  既然有RAW檔,自然就很想嘗試看看寬容度到哪個程度。realme GT Master Edition的RAW副檔名為DNG,還算是蠻常見的類型。實際將照片丟進Photoscape X進行調整後,其實整體來說還算是在預料之內,由於片幅小加上高畫素,在增加亮度或銳利度以後會出現非常明顯、宛如滿天繁星的各色噪點,對筆者來說,實際100%檢視時基本上無法使用,可調整的幅度也不大,不如直接拍攝JPG檔,至少進行簡易編輯時會比較方便。


  其實realme推出的手機絕大部分都中規中矩,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表現,唯一比較有吸引力的大概就是定價較為親民,可以運用較少預算購買到同價位中相對高階的硬體規格,尤其realme GT Master Edition還是上一季的次旗艦機種,同價位中很難再找到搭載778G處理器、120Hz螢幕更新率與65W快充等媲美旗艦規格的商品,尤其還具備目前較為少見的3.5mm連接埠,相對於藍牙等無線連接方式,有線耳機能提供的音質還是有一定程度優勢。

  當然受限於價格與產品定位,在某些方面一定會有所取捨,包括只內建單一揚聲器、拍照品質僅止於堪用、UI介面與內建App較趨近原生Android等,但以目前的價位來說,若不在意這些缺點的話,還是一支物有所值的智慧型手機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