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開箱】兼具亮眼造型與絕佳功能性—WaveSplitter威世波 WAVEST鋁合金電競氣壓螢幕支架

 前言

   年前在規劃桌面配置跟選購螢幕配件時,就已經想過要把一橫一直的兩個螢幕都掛上支架,這樣桌面看起來會相對乾淨,而且螢幕下的空間也可妥善運用,之後也依據心中的想法入手了VG240Y X1螢幕等,但螢幕支架遲遲無法決定該選擇哪種,主要也是想省點預算,所以一直在等看有沒有知名品牌代工的特價品可以撿。

   好巧不巧,因為前一篇螢幕開箱文有提到相關內容,威世波順勢詢問是否想要嘗試看看他們家的螢幕支架產品,這對筆者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,所以厚顏取得了一組來開箱並詳述組裝過程給各位參考。

 

產品介紹

  威世波的WAVEST鋁合金電競氣壓螢幕支架採用鋁合金材質,並透過消光漆面來提升整體質感,總共有7種不同配色可選。支架最高可承重9.5kg(曲面螢幕因重心不同,建議原始重量加3kg會比較穩固),具備標準75×75與100×100壁掛孔位,並搭配數種配件,包括可選購的RGB燈條模組,無論哪種用途或場合都能輕鬆應付。

 

  除了網路平台購買以外,包括台北三創(良興櫃位)、台中、嘉義、台南與高雄等地都有實體展示門市,如果有興趣的話請務必前往諮詢喔!(上圖為台北三創良興櫃位)

經銷商列表


 本體開箱&安裝過程

 螢幕支架

  剛拿到這箱的時候筆者其實蠻驚訝的,比想像中還要大了很多。外箱除了有螢幕支架圖示以及中、英、日文品名以外,還有一些類似電路板的線條來點綴,要說樸素也還好,畢竟有些品牌的商品只給了紙箱跟型號貼紙,其他裝飾一概沒有。


  開箱後發現螢幕支架本體已經是接近組裝完成的半成品,不需要再連接上下臂,可能也有考慮到連接關節的耐用度跟組裝難易度才做此選擇,也難怪箱子體積會這麼大。

  筆者這次選擇全白的款式型號,雖然螢幕本身目前都是黑色,但桌面與某些配件主體還是白色,想著應該有搭配的餘裕;不過實際還是要上機以後才能看到結果就是了。


  除了螢幕支架本體以外,還有固定用的夾桌配件、工具螺絲組、說明書與裝飾貼紙等物品;另外這個螢幕支架還能透過額外加購的RGB燈條來增加電競氛圍感,這次也以配件的方式附在包裝內,之後也會實際安裝起來看效果怎樣。


  首先要將夾桌的配件安裝在螢幕支架上。不像某些品牌會同時附贈穿桌與夾桌的配件,威世波的電競螢幕支架將這兩種安裝方式區分成不同型號,購買前記得要先確認桌面適用的類型,以免購買回來後無法使用。由於筆者桌面沒有走線孔之類的結構,所以還是選擇夾桌式。

  雖然底座不是一體式結構,但除了螺絲以外的配件與本體同為白色這點要給個好評,至少外觀風格看起來會比較有一致性。


  將底座鎖好以後可以貼上內附的海棉材質緩衝墊,夾在桌上時比較不容易損傷到桌子。多數螢幕支架在這部分的保護都付之闕如,還需要額外購買,這款有給還算蠻貼心的;順帶一提,螺絲部分其實也有緩衝墊可貼,但因為怕還有機會要拆卸螺絲所以沒有蓋住。


  接下來是組裝夾片與支撐桿。因為帶有螺紋,支撐桿需要轉一下才能安裝進孔裡,此外夾片與支撐桿間沒有螺帽之類用來固定的配件,所以稍微不小心就會掉出來,實際操作的時候建議稍微扶一下夾片,既可以盡量跟桌面平行達到最大夾力,也不會轉一轉就直接脫落。


  因為主力電腦的桌上比較亂,拍攝起來可能會有喧賓奪主的狀況,所以這次同樣統一在用來拍攝的備用桌上操作。實際安裝的時候因為底部旋鈕體積不算小,轉起來算是相對省力順手,夾片貼合桌面後也比預期還要穩固,看起來整體平衡有計算過,就算稍微放鬆夾片還是能順利保持平衡,只要不過度震動或動手拿取就不會掉落。

 

  因為不需要連接上下臂,底座施工完畢以後整個支架就算是接近實際運作時的完全體了,其他就是掛上螢幕後需要微調跟走線的部分。整個支架外殼都是鋁合金打造,有一定的重量,不過一個人應該還能輕鬆處理,如果想要讓組裝過程更加順暢的話,多一個人協助會相對有效率。

  比起其他較為單調樸素的選項,這款螢幕支架的上臂外殼特別做了一些造型以符合「電競」之名,上面也印有品牌型號的名稱LOGO,看起來相對有科技感,但也沒有太過張揚,平衡點算是抓得不錯。

 

 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整支全白的支架有點單調,包裝內也附贈了特定部位的黑色貼紙,可以稍微點綴一下本體。


  由於把螢幕掛上去以後操作空間有限,這邊選擇先將電源線與螢幕訊號線先整理到定位。上臂的線槽固定方式跟其他款式類似,只要將線放進槽位中,確實嵌入支架本體並往下推至無法移動即可固定。

   線槽本身採用塑膠材質,因容易彎曲來配合溝槽,安裝起來蠻容易的;另外也要提醒一下,在整線完成以後線材會稍微卡住,較難調整長度,所以務必要留下足夠與螢幕連接的長度,避免之後還要重新處理。

 

  在上臂與下臂連接處也有用於固定線材的掛勾,但塞入的間隔較小,如果是較粗的品字電源線或是螢幕訊號線,可能需要用點力分次處理;當然想略過這個部分也沒有問題,畢竟還有其他的線材固定區域,這部分就自行斟酌了。


  下臂部分留有蠻充裕的走線空間,只要直接把線材放進凹槽中並用塑膠飾板蓋起來即可。不過跟上臂走線空間的狀況差不多,若線材本身比較硬的話,飾板可能會翹起來,需要多壓幾下才會比較平整。


  底座後方有兩種配件可安裝,其中一種就是圖片上有兩邊掛勾的類型,可以固定較粗線材,走線會比較美觀,另外一種則是單純將溝槽擋住的塑膠卡榫,如果有其他整線方向,或是不想後方結構外凸的話,直接蓋住也是其中一種方式。


  目前市面上有一定價位的螢幕支架大概都有快拆設計,這款採用上側開放式的結構,而且隨附搭配的內六角螺絲,只要先將上方兩側的螺絲大概鎖上,就可以直接卡在支架上,後續再補上下方兩顆螺絲就能確實固定,安裝起來相對容易。


  由於是氣壓而非彈簧式的結構,如果因為螢幕太輕而無法自由調整高低方向的話,可透過內六角板手調整氣壓桿,孔位上也有註明旋轉方向是增加還是減少壓力。整體來說調整的手感偏硬,將上臂往下壓時可能需要比較大的力道,但比較不會因為螢幕過輕而往上彈,手感算是蠻紮實的。


  使用氣壓式螢幕支架的好處之一,就是不管桌面尺寸多少都能透過微調找到最適合的高度與位置。由於這張桌子只有100×60cm,筆者選擇ㄑ字形的擺放方式,這樣可以在相對狹小的範圍內得到最佳效果,若桌面較大的話,亦可將底座固定在接近桌面四角的位置,再透過支架本身的長度來調整高低與左右。


  實際架好並連接電腦以後,整體看起來相當整齊美觀(請忽略掉那條沒收到的線)。照片上螢幕看起來歪歪的,實際還可以透過高低與旋轉的方式調整到定位,而且不太會有過硬而卡卡的狀況,整個過程都蠻流暢順手的。


RGB燈條配件

  這條是可額外加購的燈條配件,採用USB供電,電源線上還有可開關與調整顏色的控制器,但原則上獨立運作,沒有辦法與電腦的RGB燈效同步。燈條外覆較軟的矽膠套,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扭曲或彎折,但請不要太用力以免損壞。


  燈條可直接安裝在下臂的走線槽中,只要將附有螺絲的矽膠夾具鎖上後,再將燈條嵌進去就完成了,步驟相當簡單,但須注意電源線要朝下會比較方便走線。


  連接電源以後就可透過控制器來開關並調整成符合自己喜好的顏色。RGB只有波浪模式,但有快慢兩種速度可選,亮度也能自由調整,顏色部分則有特定色調與全色彩輪換能夠切換。


  如果同時走線並且將飾板蓋起來的話,燈光可能會因為被遮蔽而稍嫌暗了一點,比較適合亮度沒這麼高的環境,要充分享受RGB氛圍的話,可以考慮線材改從側邊經過,塑膠飾板的透光效果才會比較明顯。


使用心得

   除了先前的林帝支架以外,筆者其實沒有使用過類似螢幕支架的產品,這次是第一次嘗試。按照說明書來組裝的話其實還蠻容易上手,由於支架本身沒有分成上下段,不但可少一點步驟,也不用擔心會不小心將上下臂裝反​。原本還擔心底座夾片沒有固定會亂跑或容易脫落,但實際上固定在桌沿的過程也還算順利,並沒有太大的障礙。

  在安裝完成並開始進行最終調整時,由於氣壓臂的阻力比較高,不需要放掉多少壓力就能讓較輕的24吋螢幕固定在特定高度,雖然手感稍硬,遇到桌面震動時會稍微敏感一點,但同樣也不容易回彈;其他關節部分因為都是原廠組裝,滑順度也還算不錯,輕易就能調整到符合需求的位置,長久使用相信也不太會垂頭,整體工藝品質算是可以信賴。

 

結語

   目前市面上的氣壓式螢幕支架品牌很多,應用方式與配件也很多樣化。威世波推出的這款鋁合金氣壓式螢幕支架整體完成度相當高,使用起來也不算太過複雜,大部分消費者都能獨立組裝操作,帶有電競特色並且具備多種色彩選擇的外觀,搭配RGB燈條也能有不錯效果,紮實的品質在耐用度部分亦值得期待,若剛好有螢幕支架的需求,又看膩了一成不變的造型,想要帶點自我風格的話,不妨購買這款螢幕支架來嘗試看看喔!

 

  此外也做了一部快速組裝影片,沒有文字與口頭說明,單純就是組裝與RGB燈條運作示範等,有興趣的話也可前往觀看。


 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