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開箱】解析與氛圍感盡在我手—GEEK WOLD GK20

 前言

  近年來被稱為「Chi-Fi」的中國聲學品牌如雨後春筍般不停出現,在激烈的競爭下,萬元內入耳式耳機的市場簡直就像戰國時代,不時會出現打破常規的堆料品項,不只平板單體、一圈一鐵、雙動圈等配置越來越便宜,現在就連一圈三鐵這種往昔相當昂貴的款式,在三千價位似乎都不算稀奇了。

  初次認識GEEK WOLD這個品牌,大概是GK100剛推出的時候,那時代理商開出不到六千元的價格,就能享有單邊三種類共九單體的配置,可說是相當驚人,而且聲音表現還具備相當程度的水準,更顯其難得之處,令筆者越看心越癢。直到前陣子代理商又引進目前作為萬元旗艦的GK200,以及算是入門的GK20,才終於下定決心購買了GK20來嘗試看看。


本體開箱

  GEEK WOLD的包裝不走耳機娘那種風格,大概有其成本考量吧!包裝外殼上除了耳機渲染圖、型號以及特色以外,就沒有其他額外的資訊,連區分成3.5、4.4兩種線材規格的印刷都沒有改(筆者拿到的是3.5規格,但包裝上依然標註4.4)。不過側邊品牌名有做會反光的亮面處理,內部盒子也是磁吸設計,要說沒有在外包裝上用心,似乎也不是那麼回事,大概只是把預算精準砸在相對貼心的結構設計上。


  長形的包裝內配件依然給得還算齊全,有兩種類共六對耳塞、收納盒、耳機線材與本體,除了耳機本體以外,其他配件都放在收納盒內,藉此減少體積,以三千元的級距來說算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。


  收納盒上沒有任何LOGO,看得出來是公版設計,相信有不少人都在其他品牌商品中看過差不多或相同的類型。硬殼結構能妥善保護好存放在其中的耳機等配件,不用擔心會跟其他隨身物品相互碰撞,但盒子本身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還是需要清出一個空間來放置。


  耳塞看起來也十分眼熟。透明款式透過將中間導管染色的方式來區分尺寸,但整體工藝不算好,細看仍然有一些地方沒有上到色;黑色款式的中央導管,同樣有染色區域不均的問題,再加上用夾鏈袋包裝的方式,雖然能了解是要節省成本,但還是會給人品管不太良好的印象。

  由於筆者使用自己準備的耳塞,並沒有將原廠給的耳塞實際裝上耳機,因此無法提供聽感,還請見諒。


  線材這次用的是GEEK WOLD自家款式,透過5N無氧銅鍍銀加上6N單晶銅混編的方式來兼顧三頻表現,接頭與分線器也都使用金屬質感的外殼包覆,整體作工還算不錯,實際體驗是覺得這條線的素質還算不錯,能夠妥善呈現GK20的特色。目前筆者還沒換過線,打算RUN得久一點再來嘗試一下其他線材的聽感。

  插針部分是平頭的0.78 2pin,能相容有突出結構的CM插針,算是相當好找升級線來替換,只是遇到使用CM插針的耳機時線材就無法通用,稍嫌可惜;而最令人詬病的是,包裝上註明是4.4,但筆者收到耳機時收縮膜上有用簽字筆標註「3.5」,打開後也確認是3.5接頭,詢問店家是說代理商最初進貨是以3.5的版本為主,4.4需要預訂。

  即使安慰自己只是為了買耳機,手上也有4.4的線可以替換,事前沒有確實詢問也算有點問題,因此選擇留下耳機沒有換貨,但拿到品項不符的實物心裡還是難免有些疙瘩。目前店家的網路賣場上已經有3.5與4.4兩種規格可選,但包裝上可能還是同樣標註4.4,若有疑慮的話可參考筆者的經驗,或是直接詢問店家會比較好。


  耳機腔體依然使用醫療樹脂,整體看起來相對圓滑,沒有特別銳利的稜角,觸感其實還算舒服,並且透過3D無縫一體化列印確保整體品質,只有導音管濾網是金屬材質;外側則以藍色面板搭配不規則裂紋來增加質感,並且加上金色的品牌名稱。此外也在耳甲部分用金色字體註明左右耳,在小地方的細節上做得還算完善。

  雖然單邊高達七個單體,導致整個腔體稍微有點厚度,但因為重量相對較輕,洩壓孔部分也有確實發揮作用,長時間配戴不會因為耳壓升高而有壓迫感,算是蠻舒適的體驗。


搭配設備

  桌擴(DAC):SMSL C200
  手機:realme GT Master Edition(內建3.5mm)
  耳塞:丸七長樂套
  線材:原廠線


推力需求

  原本以為單邊七單體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推力,但實際上官方提供的高敏低阻規格的確所言不虛,即使沒有辦法跟單動圈之類的耳機相比,但相較於手上四單體的TRUTHEAR HEXA來說,相同設定下foobar2000大概降低2~3db就能有相近或相同的聲壓,而且不太會削減掉整體動態表現,不管是直連電腦、手機,或是透過DAC、小尾巴等都能有相當不錯的體驗。

  不過GK20也算是餵多少吃多少的類型,DAC效能還是會稍微影響解析細節、音場等聽感,比起推力更注重前端控制力以及音檔提供的資訊量,因此若對音質有所期待的話,建議還是上桌面系統或是小尾巴等設備會比較好。


三頻細節

  首先要提醒的是,GK20初開聲的時候高頻與極高頻可能會稍微薄一點點,等RUN了一段時間以後才會回到與其他頻段差不多的量感,畢竟多單體的類型還是需要給一點時間讓它達到最佳狀態;此外也對音檔混音、詮釋方式以及DAC調音等規格技術較為敏感,同樣會影響到整體呈現的調性。

  從發展之初就著重於多單體耳機,GEEK WOLD在調教上可說是駕輕就熟。單邊七單體配置在這副耳機上發揮得淋漓盡致,負責極高頻、全音域補償的雙壓電陶瓷加上掌控高頻的雙動鐵單體,聽來清晰俐落,不是透過強化線條感體現其存在,而是自然凝聚的明快風格,量感適中又不會刺耳,是最令筆者感到驚豔的部分。

  參考由官方提供的頻率響應圖,大概3K~8K這段頻率極為突出,很難想像中頻部分只透過一顆大尺寸全頻動鐵單體處理,但實際上的表現確實跟圖示相去不遠,具備豐富細節又不過於銳利,而且層次分明,相當有存在感,絲毫不會被其他音域搶去風采,同時與高低音域的銜接也尚算流暢,沒有感覺到明顯的空洞,能達到很不錯的詮釋效果。

  低頻部分用了兩顆動圈單體,擁有很強的能量感,觸底回彈時的點擊大小適中,不會有敲鐵皮那種很尖銳的感覺,並且在維持清晰結像之餘帶有一定程度的擴散感,無論下潛深度、彈性以及擴散範圍都恰到好處,相當有質感又能烘托氛圍,連對低音較為敏感的筆者也能輕易接受。


綜合聽感

  在接觸GK20之前,筆者手上的入耳式耳機聲音都相對輕淡,因此初聆聽時除了驚豔以外,對形容聽感這件事也覺得有些困擾與疑惑。第一印象是相當豐富的資訊量撲面而來,連極微小的細節都算是清晰,分離度也極佳,很少有互相掩蓋的狀況,再加上收放快速並且帶有細微的殘響,像是每種聲音都帶有自我主張,擁有極強的表現力。由於整體聲音較為刺激又十分好推,很容易因為聽得太過癮就稍微加大音量,導致沒過多久就會出現聽覺疲勞,建議在聆聽時稍微注意一下。

  拜多單體加上良好的電子分頻調教之賜,比起橫向來說,更有感的大概是相對距離感極佳的縱向音場,感覺大概像是坐在台下觀看表演時會出現的聲場定位,樂器從兩側包圍進場,人聲則稍遠偏向置中,但除了齒音較少以外,其他包括換氣、呼吸聲等都清晰可辨,不會被其他樂器等聲音掩蓋;由於口型、厚度適中而且帶點活潑的風格,男女聲都有很不錯的表現,其中除女聲外,男高音、男中音的印象會稍微突出一點。

  而得益於良好的分離度與定位效果,即使多種樂器進場辨識度也極高,結像相當清楚,即使面對大編制也能有還算不錯的聆聽感受。因為力求聲音的還原度,像是弦樂器的擦弦、刷弦聲,以及管樂器等音色聽起來都相當有感覺,在樂器的表現上相對優秀,但面對錄音品質較差的音源可能就有些遺憾,雖然耳機整體調音會有一點修飾的效果,但沒辦法完全掩蓋音檔本身的缺點。


結語

  GK20在豐富細節中帶有華麗氛圍,搭配頗具力道且均衡的三頻分布,展現出鮮明活潑的個性,以三千元價位帶來說算是表現相當突出的選手之一,屬於相對雜食的類型,聆聽各種類型音樂都具備獨特韻味,尤其適合像是K-POP、OST等強調特定音域衝擊力的曲目,有興趣的話不妨聯絡代理商或前往店家試聽看看喔!

 

2024/04/01更新:

製作了一部快速開箱影片,若想簡單了解配件相關內容也可以前往觀看喔!

 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